通过人工授粉获得天麻蒴果,用培育好的蒴果掰开伴随宜昌萌发菌、密环菌,种植到地里,下半年11-12月份或者来年2-3月份采挖,产出乌红天麻种子0代种,也称为“原种”,这个过程,因为有开花授粉这个生殖生长过程,所以称为“有性繁殖”或者“有性栽培”。
经过有性繁殖培养出来的乌红天麻0代种小天麻,经过人工养殖,产出商品大麻,采挖的同时收获天麻种子,这个叫做1代种。1代种经过人工栽培,产出商品大麻,采挖的同时收获天麻种子,这个叫做2代种……依次类推。这个过程,因为只是天麻籽由小变大的营养生长,所以叫做天麻的无性栽培。
无性栽培与有性栽培技术有所不同,.大的技术差别有4点:有性繁殖种源是天麻果子,无性繁殖是米麻和白麻籽;有性繁殖需要“两菌一果”,无性栽培不需要萌发菌,只需要麻籽和蜜环菌;有性繁殖如果仅用于培育零代籽,菌棒直径5cm即可,无性栽培菌棒粗度要8-12cm,以保障充足营养供应;有性繁殖一般是播种伴随育棒,无性繁殖菌棒需要提前半年培育,长出菌丝以后才能使用。
天麻无性栽培的关键技术
1、麻籽选择
一般选择0代籽,0代籽不足时,也可选择1代籽。但是2代以上天麻籽,无论外形多好,都不能用,以防产生异性麻失去商品价值。
种麻的大小,生产中发现,以0代籽重10g/个,一代籽30g/个左右为宜,不可过度追求栽大麻籽。这样的麻籽,商品麻产出量大。麻籽表面不能有菌丝缠绕,光洁,颜色鲜嫩,无病虫害,无豁口。前端子弹头形,整体外形匀称,生长锥泛白者较佳,利于来年萌发。
2、栽培时间
天麻在秦巴山区可以秋栽、也可以春栽,以秋栽为佳。栽植时间应该选择在低温休眠期。因为天麻种植层土壤温度低于14℃,天麻会进入冬眠,汉中市的天麻休眠期从..年十月中下旬直到翌年3月以后,几乎长达180天左右。这个期间栽天麻籽,不会影响天麻的正常生长发育,栽植成活率和萌发力都比较强。但是在高寒山区冬季出现容易冻土层,田间作业非常艰苦,所以栽培应注意避开冻土期。秋栽一般在11月底前,春栽一般在2月中下旬效果比较好。
3、菌种选择
选择优质蜜环菌。由于菌种退化严重,据笔者观察了解,蜜环菌侵染树棒的时间,从2000年的15天延迟到了目前的45天,个别品质低劣的蜜环菌,甚至60天也不能缠绕树棒。建议选用口碑良好的蜜环菌菌种。个别地方野生蜜环菌资源丰富的,可以采..的野生蜜环菌索利用育棒,对天麻高产很有助益。野生蜜环菌应选择生长点多、网状分叉、表皮鲜艳、生长锥黄白的,一般表现都很好。
但是选用野生蜜环菌育棒的,只能育1次棒。切忌隔年再用旧棒做蜜环菌种源,因为旧棒菌种会严重退化。
4、提前育棒
天麻有性繁殖一般秋栽后第二年秋季采挖,或者春栽后当年秋季采挖,地栽时间不超过12个月。为确保麻籽尽快解除蜜环菌丝,所以务必提前育棒。
原有的栽培模式要求一根菌棒、一根新树棒依次摆放,此方法被实践证明效果并不佳,属于过时技术。目前无性栽培一律采用清一色的新育成的带菌丝的棒(即“菌棒”)。
一般菌棒的培育应在5月份开始进行,秋后或者开春翻出即可使用。
菌棒培育采用挖坑方式,坑深50-60cm,坑底铺2cm厚的湿树叶,棒裁为25cm的短节,三面剁鱼鳞口,将棒挨近摆放,棒间卡粗度2cm、长50cm的枝条以利于传菌,然后在棒的两头和鱼鳞口位置摆放固体蜜环菌种,盖沙土覆住棒即可,盖砂要填补所有空隙,以免滋生杂菌或虫蚁。这样就栽完一层,以此方法继续栽3-4层,共4-5层,覆盖10cm,上面再用干树叶3cm保墒遮蔽即可。蜜环菌嗜水,所以育棒能否成功,除了有效积温外,保湿很重要。
5、整地栽培
与有性繁殖方法基本相同,整地、铺撒树叶、树枝,辛硫磷防虫(具体操作参考本公众号前一篇《秦巴山区天麻有性繁殖技术》),然后按照间距5-7cm摆放菌棒以利于麻籽膨大且麻型不扭曲。然后棒间卡剁好的树枝,棒两端各防止一个麻籽,25cm的棒中间摆放1-2个大麻籽,并将米麻(单个长度2cm以内的麻籽)均匀撒入行间。覆土盖住棒后,依法栽第二层。第二层栽完后盖土10cm,其上加盖干树叶即可。
乌天麻较适应于1000m以上高海拔地区,因此无论乌杆天麻还是乌红杂交种,.好选择高海拔坡地栽培易于获取丰产。
6、采挖
一般在秋后十一月上中旬采挖,此时的商品麻含水较低,天麻素等药效成分含量高,折干率(1:4.5-5)和品质.佳。亦可来年春季3月前采挖,但是折干率低(1:7左右),品质也欠佳。
7、商品麻加工
商品麻既可出售鲜品,亦可蒸煮后阴干处理。蒸煮前应将天麻按照大小分级,清洗泥沙后蒸煮。蒸煮的主要目的在于对鲜天麻体内的酶灭活,避免其分解天麻素。为避免天麻素分解,蒸煮时间不宜过长,以对强光照射无黑心为标准。